close

        在大園鄉沙崙村有一家弘化懷幼院,收容著一群孤苦無依的孩子,創辦這家懷幼院的是曾經擔任過格致國中校長、國大代表的林玄啟,孩子們都叫他林伯伯,這裡的孩子每個都有各種不同的辛酸故事,也有些曾經荒唐迷失過,但是經過林伯伯一點一點的調教之後,個個在弘化過得乖巧又快樂,甚至有的已經不想回家,弘化是他們的避風港,林伯伯則是孩子們生命中的指南針,節目名稱也是林伯伯想的,他開玩笑的說他的孩子已經大了,他現在幾乎是無家可歸,所以他說節目名稱要叫做:弘化是我家‧孩子是我兒。

現在時間是清晨五點,天色還是一片昏黑,小朋友揉著惺忪的眼睛,有的則是還帶著起床氣,哭著,一旁的阿姨靜靜地把她帶了出去,這裡總共有57個孩子,最大的20歲、最小的只有15個月大,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跟故事,唯一相同的是,父母都無法陪在身邊,因此民國80年,在大園鄉沙崙村出現了弘化懷幼院這個所在,收容了許多被遺棄、被家暴、或者政府於法不能收容的孩子們,坐在椅子上負責點名的就是弘化懷幼院院長林玄啟。

 

孩子們管林院長叫林伯伯,把照顧他們的保育員稱呼為阿姨、叔叔,今年70歲的他每逢週末的早上都會帶著8位保育員、2位生活輔導員、1位社工和57個孩子走在沙崙村的鄉間小路上,全長6公里。

 

大大小小的身軀零星分布在村裡的田野間與大馬路上,穿著直排輪、坐在嬰兒推車裡、奔跑著、沿路找尋新奇玩意兒,晨間的空氣清爽新鮮,大口把這還沒經過廢棄污染的氧氣呼吸進去便覺得茅塞頓開而通體舒暢。

        沿路時不時會遇到村裡的街坊鄰居,大家似乎都已經習慣了在美麗的清晨相遇,互相道個早,林伯伯並且記得提醒孩子要有禮貌。

回到院裡,孩子們主動地到書房準備迎接待會兒的讀經,小書房裡擺放著各類善心人士的捐書,他們團團坐在椅子上、地板上讀著,隨後更有些自動收拾雜亂的書本,將書房恢復原狀。

一進來這間經堂,不論大小孩都得在林伯伯要求下學習盤腿打坐,隨著規律的木魚聲,週遭的氛圍漸漸地緩和沉靜,有些孩子當然會忍不住打哈欠,或陷入發呆狀態,而林伯伯就坐在兩個15、16個月大的幼兒中間,時而拉回隨時都會跑掉、扭來扭去的他,時而幫他調整好坐姿。

 

57個孩子排排規矩地坐著,幾個還無法自我控制的小小孩爬行在經堂裡,象徵著新生的朝陽與窗外投射進來和熙的陽光相互呼應,此刻的靜穆讓清晨運動過後的身心平穩了下來。

        瑜珈,是林伯伯在讀經之後一個一個檢查的最後關卡,要能通過他的標準,讓身體變得更柔軟才能離開,而林伯伯自己也親身做了幾個動作,表示他並不是只出一張嘴巴而已。

在弘化,他們有屬於自己的一個餐盤,三餐供應的都是素食,不過小朋友總是愛吃零食的,因此每天吃完飯讓林伯伯檢查都徹底吃乾淨了,便會發給他們一些小零嘴,當然前提是,一定要珍惜物資,把東西吃光光。

 

這個角落,一個女孩蹲在裡面幫忙拖地,被罰站的弟弟是因為又犯了偷東西的毛病,另一個唏哩呼嚕地要把飯菜吃光光。

       就像縮影般告訴我們,孩子來到弘化一步一步地被教化著,有的稟性純良,有的還在轉變適應中,有的還得再加把勁兒,也有的到最後只能被放棄、送走。

在生命的前端,林伯伯創設了弘化懷幼院給予教化,而在生命後端已經鑄下錯誤的罪犯,他則是以講道來救贖感化。

 

中午時分他來到桃園監獄,一樣的五分頭、一樣的白色囚衣、灰色短褲與藍白拖鞋,形成監獄裡特有的景象,在這間被告工場裡總共有124位待罪之人,他們不常碰到外界的人,每天除了睡覺時間之外,吃喝拉撒都在這裡。

         陽光從一條一條鐵窗中灑落在窗台上,耳邊傳來的是了凡四訓的白話講解,林伯伯講課時總會引申佛經與他的人生經驗,受刑人內心的浮躁苦悶此時得到片刻的寧靜舒緩,當思緒冷靜了,或許在聽到某一段話之後,心因此而醒悟。

在現今物質生活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處處都是誘惑的大千世界裡,小家庭父母為了生存不得不出外打拼,然而卻造就了無數兒童模糊了是非,只知道央求父母滿足物質需求,誇大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弘化最近三年,開放了生活體驗營,要這些迷途小羔羊親身經歷[沒有]的感覺。

 

只要父母認為子女有不良習慣及驕縱氣息者,都可以將子女送來這裡,不過這段體驗期間有幾點但書,比方說必須暫時不能與父母聯絡,也請父母不要給錢、給行動電話跟食物,而到了這裡,一切作息都要跟著做。

         也曾經有過孩子參加體驗營之後又再度被送回來,也有遠從紐約來電,寒假送過來,林伯伯想的是要讓他們再度拾回純真及愛人的一顆心,他說[紮實的品德]在面對未來考驗,是一項無價之寶!只要弘化存在一天,大門永遠為這些需要幫助的兒童開著,即便只是小小改變,都是他們最大的歡喜。

這個週末,陸陸續續來了許多善心人士與團體,有些來幫孩子上課,有些送來了白米、清潔用品、青菜,21年來弘化懷幼院沒有主動向外募款、不寄劃撥單、不辦園遊會籌款,而是以照顧院童的表現贏得各界的肯定。

 

最近院裡多了幾個只有一兩歲的幼兒,經常可以見到大孩子們主動地照顧他們,孩子們在這個開放的空間裡,沒有圍牆的約束、沒有緊閉的門戶,林伯伯允許孩子打赤腳、玩沙、爬樹,用光腳踩著大地,他們更在善心人士的邀遊下踏遍台灣的山與海。

 

照片中看到了林伯伯、幾個大孩子、還有叔叔阿姨們,這是今年他們攀登玉山的成績,想必這是一項有趣又艱難的挑戰,然而對平日負責照顧孩子們的叔叔阿姨來說,要能長期擔任這份工作恐怕比爬玉山還要難。

 

         每天24小時,院童來來去去,要看好大的也要照料小的,從把屎把尿到課業督促,每個家裡平均會有78個孩子,如果再碰上一個行為乖張、桀傲不馴的,總會讓保育員們心力交瘁,幾度面臨放棄與堅持的掙扎,然而憑藉著足夠的愛心,還是有人願意留下。

 

夜幕低垂,當孩童們吃完晚餐準備梳洗休息時,林伯伯卻自己開車前往桃園市區,今天晚上國際崇她桃園社邀請他參加義賣晚會,準備要將義賣所得捐給弘化懷幼院。

         經過這晚的宴會之後,弘化懷幼院接受了崇她社的捐贈,這筆款項對院內每天的開銷將有不小的幫助,然而他也沒忘記重申自己的理念與想法。

林伯伯在網站上的一篇心聲裡寫道,為了幫助這些可愛的幼苗,平安度過這段慘澹的歲月,避免變壞,在沒有政府的補助下,我們自動地承擔這個社會責任。自然,經濟壓力是沉重的,但想到在變壞之前幫助效果最好、成本最輕,所以我們就毅然地承擔了。

 

從不對外募款,也不舉辦園遊會籌款,然而每天一張開眼就是要錢,林伯伯曾開玩笑地說如果心臟不夠強,很容易崩潰的,然而,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讓弘化一直存在這裡。

 

         一天又開始了,在這個偏遠又靜謐的沙崙村,在弘化這個孩子們溫暖而暫時的避風港,有一天他們會從弘化離開,然後再有一群生澀的孩子進來,然而總是會有像林伯伯這樣的一群人帶著努力成長的弱勢兒童們繼續走在鄉間小路上,也陪他們走過這段坎坷與艱辛。

          弘化懷幼院的林伯伯或許有些觀念是比較守舊的,但是在他的調教下,這裡的孩子個個都很有禮貌、一定會把食物吃完、主動地照顧比她們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坦白說在很多家庭裡已經看不到這麼懂事的孩子,而弘化在這十幾年一直都沒對外募款,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外界對伯伯的肯定,所以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善款跟物資進來,然而最近弘化懷幼院的屋舍面臨了逢雨必漏的窘境,孩子數量增加之後也需要擴建房舍,如果您有餘力的話,也請您給他們一些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27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